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奋斗七零,我带全村成了先进集体 第304节  (第2/3页)
 看到群众有难,应该第一时间站出来。    也因此,这一路上都没有休息好。    实在困的狠了,就蹲在角落里眯一下,还要时刻提防着被人踩到。    “那方同志你好好休息,我出门在附近随便溜达一下。”    孟骄见对方脸色的确带着疲倦之色,大大的黑眼圈不说,下面还挂着两个大眼袋,一个就是熬夜了。    她走出去随手把门给带上关好,便下楼去喊姚村长,问他要不要去逛一圈。    开门的是跟姚村长住一个房间的室友,他告诉孟骄姚村长还在睡觉,要不要帮忙叫醒。    孟骄站在门口都能听到姚村长发出的鼾声,看来睡得还挺香,也就没有喊醒他。    便对那位同志摆了摆手,一个人出了招待所。    站在招待所大门口,孟骄静默了一会,先是往四周看了看。    又问了一下招待所的工作人员,才知道大会堂差不多就在招待所的对面,也就是北边的方位。    走路的话也就是十来分钟的时间,很是便利。    而且招待所离天安门广场也不算远。    孟骄问了一下路,便准备去那边转转。    一路走一路看的,没多久就到了广场。    虽然现在是下午时间,但广场上的人也不少,还有人找好一个位置站在那里拍照留个纪念。    这个年代的人拍照不会摆什么pose,大多表现的一本正经显得肢体僵硬,脸上的笑容要么过大,要么紧张不自然。    好不容易照一回相,而且还是在天安门广场上,就想照的好一点,可越是这样想,就越是紧张,越是不自然。    孟骄站在一边饶有兴趣的看了会,就有负责拍照的工作人员笑着问她,同志要不要也来一张留个纪念。    孟骄点点头表示可以,还问是不是彩色照片。    工作人员说有黑白的也有彩色的,不过那个要比普通的黑白照片贵不少,拍一张的话要一块二毛钱。    这个年代的人,有很多连黑白照都舍不得拍,更不要说彩色的了。    孟骄说那就黑白和彩色都拍两张吧!    毕竟黑白照也是这个时代的特色,比较有年代感。    等几十年之后翻出来看一下,也别有一番味道。    等其他人拍完,工作人员就准备给孟骄照。    孟骄就比较随意放松多了,面对照相机也没有啥紧张感,拍照嘛自然是越自然随意越好。    她就找了几个位置和角度,随意的摆了几个简单的小动作,但也不会太过于出格。    工作人员给人照的多了,也很会抓拍,嘴里一边说着好,对,就这样,别乱动,头再转过来一点点,回头照片洗出来保准好看之类的话。    大概是没遇到过这么上镜又这么会摆造型配合拍照的顾客,工作人员拍着不觉得就拍多了。    这个时候都是用的胶卷,可没有什么数码相机,拍一张是一张,也不能删除的那种。    工作人员一看多拍了两张,就不好意思的对孟骄说拍照的时候感觉太好,一下子就拍多了。    孟骄说没事,多就多了都洗出来就行。    工作人员又去换了一个拍彩色照片的相机,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