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834章,风生水起(求订阅!)  (第3/5页)
“我有没有打扰你写作?”    张宣回答:“没有,我们也回老家了,在火车上。”    文慧说:“把电话给双伶吧,我跟她说几句。”    “好,你等下。”    张宣瞄一眼斜对面,发现双伶睡得正香,顿时熄灭了喊醒她的心思,“双伶还在睡觉,明天吧,明天早上我让她打过来。”    文慧说好,然后把电话挂了。    这时头顶上的邹青竹冒头:“呀!大作家,你可以把手机给我啊。”    张宣无语,心道你老人家不提,我都把你忘记了,毕竟以前回邵市也没带你这个拖油瓶啊。    张宣说:“没事,我给你打过去。”    沪市。    文慧刚把听筒放回去,正对着座机发呆、就发现铃声又响了,吓了她一跳。    视线在红色座机上停留两秒,她伸手拿起听筒放耳边,没做声,因为不用看来电显示也知道这是谁打过来的。    “青竹同志醒了,她想跟你说话。”    “嗯。”    这个电话一起,就热闹了,邹青竹说了不到20分钟,对面的杜双伶醒了,然后挤到一个床铺又开始了新一轮通话。    三个女人磨磨叽叽直把人弄得睡意全无。    张宣躺在下铺,不知怎的,突然回忆起了四年前孙福成跟自己南下蛇口海关拿货物的光景。    四年啊,真他娘的物是人非,有时候他在想,要是可以重来,他不报考中大,他想带着双伶去金陵大学,回归前世的轨迹。    但是一想到文慧这张让他怦然心动的面容,瞬间又信念崩塌,既然已经惹了她,就放不下了。    他娘的哎,自己终究活成了前生报纸上的新闻人物。    晚上6点的火车,清晨5点过就到了邵市。    一下车,阳华把几人请到自个家。    许久不来,阳华换地方了,不再挤筒子楼,而是在邵市红旗路有了自己的三层楼房,带庭院的那种。    院子里有四辆车,一辆奥迪,两辆面包车,还有四年前就在用的三蹦子。    望着这排车,张宣禁不住感叹:前生华哥一家就富贵,今生又走向了富贵。    见他盯着这辆奥迪打量,阳华笑说:“这是海关认识一朋友,他们低价让了一辆给我们。”    罚没车嘛,懂!银泰地产和银泰贸易那些商用面包车都是来源此处。    张宣问他:“现在还在火车站上班?”    阳华知道他的意思:“还在上。虽然我们跟在老弟你后面挣了不少钱。    但这个铁饭碗还是舍不得丢,我就怕哪一天这风气变了,没这个铁饭碗我心里没底。    而且、而且有个工作,在铁路运输这块我可以捞很多便宜。”    其实这种想法很正常,这年头的夫妻都希望家里有一个人有份稳定的工作,这份工作可以薪水不高,但却能为人生兜底,不怕今后到外面浪输了没饭吃。    辉嫂还是那样光彩照人,不,是更迷人了,口特别甜,好话一箩筐把众人哄得直乐呵。就连不沾带故的邹青竹都感受到了这份热情,有种宾至如归的享受。    千千变化很大,四年下来已过18,没考上大学,如今正帮着辉嫂经营批发生意,有向女强人变化的潜质。    洗完澡、吃过早饭,老男人焕然一新,感觉又活过来了。    “现在正是衣服大卖的季节,你们也要回去?”见阳华跟辉嫂开面包车跟上,张宣多问了一句。    阳华说:“好久没回去看望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