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番外8 三十秒的梦(齐线) (第5/5页)
悲情。” 她抬起头,对上霍一的目光,努力让自己的眼神看起来通透而淡然:“就好似呢杯茶,冲到淡,就应该换咗佢。执着于佢曾经有多浓醇,反而徒增烦恼。” 霍一紧紧盯着她,像是要从她脸上每一道细微的纹路里读出真意。房间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,只有窗外的雨声依旧。 良久,霍一忽然靠回沙发背,扯出一个极淡的笑容,带着点自嘲:“你讲得啱。系我唸多咗。”她拿起茶杯,一饮而尽,“杯茶几好。多谢。” 那之后,霍一依旧会来。她们依旧聊天,讨论剧本,分享阅读心得,偶尔也一起吃饭。 但有些东西确实不一样了。 齐雁声不再允许那些轻易的肢体接触,不再回应那些带着暗示的眼神。她将两人的距离维持在一个恰到好处的“知己”范围内。温和,周到,却带着一种不容逾越的透明屏障。 霍一显然是察觉了,并且理解了。她那双总是过于锐利的眼睛深处,最初有过困惑、不甘,甚至是一闪而过的怒气,但最终都化为了某种沉静的、了然的接受。她不再试图靠近,不再追问,配合着她,将彼此的关系定格在一种新的、看似更加稳固平静的模式里。 她们之间的对话,变得更多,也更“安全”。可以深入地探讨艺术,调侃圈内趣事,甚至偶尔提及北京和香港的琐事,但绝不会再触及那个危险的、关于“她们”的领域。 有时,看着霍一冷静专注的侧脸,听着她条理清晰地分析人物心理,齐雁声的心脏会泛起一阵细密的、难以言喻的酸痛。她知道,自己推开的是怎样一团炽热的火焰,尽管她曾经害怕被焚烧成虚无。 但她不后悔。 那个梦太美好了,美好到让她看清了自己潜藏的贪念,也看清了现实的残酷。她负担不起霍一想要的未来,也无法承受自己内心那份日渐滋长的、不切实际的期待所带来的反噬。 就这样吧。做彼此生命里最特殊的知己,分享艺术与思想,保持一份长久的、不越雷池的陪伴。这或许才是对她们而言,最体面,也最可能持久的结局。 北京时间深夜,那些总是由霍一主动打来的问候,那些报平安的、平稳无波的声音背后,是她刻意维持的距离。她不再主动拨打那个熟悉的号码,不再在脆弱或需要的时刻想起她。她将自己的情感需求重新严密地封存起来,如同过去几十年独自一人时那样。 而那个三十秒的梦,在每一个独处的深夜,变得愈发清晰。像一个永恒的诱惑,嘲笑着她日益模糊的记忆。 温暖阳光,削好的苹果,温柔的眼神…… 她有时会在恍惚的片刻,以为自己真的生存在那个世界。甚至有一次和吴梅英闲聊,不小心说错了口,迎来老友莫名其妙的眼光.... 方欣丧事后她们会面,时过境迁,彼此之间如此寻常,寻常到好像从未有过那些台风夜的奋不顾身、情事后的艰难应允、被偷拍的惊险一刻,和最终告别的体面与妥协。 霍一抱上来的时候,力道那样轻,齐雁声顷刻间想起她们从前——蕴含着摧折与破坏的情事,曾是她们共同沉沦的主题。她想笑,又想回抱对方,但她最终也没做什么。 “生老病死,人生常态。睇开啲。” 齐雁声是这样安慰她的,言尤未经,终至无辞。 她坚持给了霍一她能给的最大“正式”——扶灵人的托付,是在她想象过、最终的结局里,唯一能光明正大地将她们名字紧密联系的方式。是你我rou体消亡,名义才能共聚,是一生尘埃落定,不会再因难以克制引来任何非议,为难,伤害,你我才能任性一次。 而霍一,也只能回报她遵从——遵从她划下的界限,不再步步紧逼,将所有的激烈、不甘与未尽的渴望,都沉默地收敛起来,陪她演好这一场“知交好友”的戏码。 她们曾经相爱,以两个成年人最完整的灵魂和最深的理解。 她们错过,因为背负着成年人无法推卸的责任、岁月留下的鸿沟和那份过于清醒的、对彼此的保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