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四十五章 庭上 (第1/3页)
月升的庆典由靖国使团的到来而正式拉开序幕。早在靖国使团到达两国边境之时,就有月升王室派出的特使前来迎候。内战刚过,为了安抚人心,月升王室任命了王室旁支,贵族金家的长子作为迎接靖国使团的特使。此子今年十二有余,尚有一姊,论血缘,是小云与阿勒吉的远房堂弟。与他一同送靖国使团入金仓的,还有三朝大臣布尔江等。特使虽然年幼,但一路谨慎持重,并无事端。 靖国使团由东门正门入城,一路沿着主街来到月升的皇宫中。沿途虽然有月升铁骑一路护送,却远不如大靖京城防卫森然,大街上不少或兴奋或好奇的民众都挤了过来,要近距离地打量一番这些过去的仇人。 平安到了都城,使团众人一路紧张的心情随之变得松快。虽然还走在队列中,但也开始兴致勃勃地打量起这座陌生的都城。金仓城兴建于百年前,当时的掌权者效仿古代最恢弘的大都,在平原上划分土地,夯筑起平直高大的城墙。城内井格式的里坊、重叠的宫城井然有序,大道宽阔严整。然而毕竟是异族城市,随着时间浸染,原有的格局被各色田地、果园,工坊乃至神庙商铺打乱,与街道上家家户户支撑的彩幔一起,形成了一种杂乱无序却又莫名壮大的景象。 对着这片奇异得仿佛画中景一般,唯一不为所动的就是走在队列最前方的张省言。他手持符节,一步一顿地,神情端肃。对于他来说,金仓城的图景远远不如靖国汴梁那般开放热闹,灯烛锦绣。十二岁的特使金宝也一本正经地板着脸,严肃地走在靖国使臣身旁。他正期待着这群异国人,尤其是领头这位露出欣赏乃至佩服的神情,然而去往王宫的这一路上,对方都保持着一种石头般的不为所动。 随着进入月升王宫,热闹的气氛为之一静。一声金鸣,空气中荡漾开一层幽幽的香气。道路两旁,铁甲战士剑戟森森,彩漆的高耸的大门一扇一扇渐次关闭,逐渐阻隔了街道上乱哄哄的鸟语,随之渐强响起的,是月升宫廷音乐家演奏的礼乐。 此刻,一路不苟言笑的靖国使者突然神色一变。张省言通晓六艺,几个音符后便认出了这支乐曲。靖国沿袭古制,尊崇礼乐教化,月升演奏的乐曲正是我朝新编古曲《鹿鸣》。《鹿鸣》一章起源于诗经,确实是一首有着恭迎嘉宾这样美好寓意的乐曲。然而《鹿鸣》之曲,其实是以君王的身份敬客,赞扬宾客的美德,而今大靖为四方天子,月升为地方王,却由后者演奏《鹿鸣》招待前者,实际上是冒犯尊上的。 比起不快,张省言思考得更多。听闻一战后,云中君一心向汉,经史子集不离身,就连白云公主身旁的侍女都会背诵《白鸠辞》。一直以来,朝廷都很忌惮月升的汉化改革,自百年前月升王带领族人下马种田筑城开始,这个边陲小国就逐渐强大,直到最后对着大靖举起了刀刃。 然而时移世易,经历过长达十年的战后封锁,初次到访的白云公主对大靖展现了柔顺与亲近,她流畅的汉语以及对诗文典故的通晓,无一不展露出这个外族对大靖的心悦诚服。当今圣上也一度想过要纳她为妃,然而在司徒重重考虑下,还是作罢。即使已经展露出对月升的宽容仁爱,但朝廷对它的考量从未停止。 这首欢迎宾客的乐曲,究竟是异族人对汉文的草率理解,还是有意为之的不言之意呢? 随着乐曲的行进,张省言也被带领着进入到了大殿,阴暗的殿堂内,烛火四散飘摇,异族的文武百官肃穆地陈列在侧,庞大的乐工队隐匿在屋檐两侧深重的阴影里,纱裙飘摇的宫女静静地点缀在高柱脚下,被妆点得如同彩塑雕像。异域的香味愈发浓烈。身陷异族深宫,只有乐曲是熟悉的,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