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(历史同人)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间抢小说 第170节  (第2/3页)
“这宋朝百姓过得也太好了吧?”    虽然有贪官,但也有包大人这样为民请命的好官。    灾年时,朝廷会赈灾。    众人越想越羡慕。    此时的他们还不知道自己羡慕的宋朝百姓连田地都没有,否则他们就不是羡慕了。    【无论是哪一版的狸猫换太子,刘娥都是反派,而李妃则是被调换孩子的可怜母亲。    狸猫换太子最早出自元杂剧《金水桥陈琳抱妆盒》,简名《抱妆盒》,讲述宫内使陈琳和宫女寇承御救太子故事。    故事中李美人为宋真宗生下太子,刘后心生嫉妒,于是密遣宫女寇承御将太子刺死。    寇承御不忍心,遂与陈琳合谋,把太子藏在妆盒内,送至南清宫八大王处收养。    十年后,刘后察觉,勒逼陈琳、寇承御吐出真情,将寇承御逼死。直到太子也就是宋仁宗登基,这个案子才得以昭雪。】    公元1025年,宋仁宗时期    刘娥:“???”    心生嫉妒?    有没有搞错?嫉妒什么?后宫中又不是只有李妃生子,赵祯之前赵恒有五个儿子好嘛!    就是都早夭罢了。    要不是这样哪里轮得到李妃?    李妃当时不过是她的侍女罢了。    还有!赵祯当时是赵恒唯一的儿子,她能当上皇后,就是因为抱养了赵祯,将其记在名下。    从李妃怀孕开始,她就期盼这个孩子,怎么可能会心生嫉妒,甚至还在赵祯出生后,想杀了他?    没有赵祯,皇位势必会落在赵恒兄弟手中,还有她这个妃子什么事?    毫不夸张的说,当时的她与赵祯一荣俱荣,一损俱损,她疯了才会想杀赵祯。    刘娥冷冷地看向台下大臣:“这就是文人编撰的话本?编得可真不错。”    大臣们默默垂首,不敢吱声。心里却愈发忧愁,自天幕出现后,刘太后愈发张狂,连遮掩都不遮掩了,不仅身穿天子衮服上朝,连垂帘听政的帘子都撤了,和官家并坐。    官家如今尚未成年,无人压制太后,将来会发生什么还真不好说。    本以为天幕这回出现能改变一二,却不想说得全是对官家不利的话。    今日之后,官家平庸之名怕是人尽皆知了。    唉,愁啊,愁!    宋仁宗时期    赵祯目瞪口呆:“……”    不是,南清宫八大王是谁?该不会是他那位八皇叔赵元俨吧?    不止赵祯这么想,其他大臣也是这么想的,难道八大王就是庆历四年(公元1044年)病逝的恭肃王?    恭肃王在时,颇受官家爱重。恭肃王乃太宗八子,少奇颖,太宗特爱之。    真宗在位时,恭肃王也备受宠爱,屡次加封,先封曹国公,后一路加封至彭王,进太保,加太傅。    当今即位,拜太尉、尚书令兼中书令,徙节镇安、忠武,封定王,赐赞拜不名,又赐诏书不名。    不仅如此,明道初年,又拜太师,集三公一体,古今未有之。    后又数次加封,